2015年初,随着2014年上海市委“一号课题”相关政策文件落地,上海在社会治理领域做出了大动作:所有街道取消招商引资职能,居委会工作经费每年不低于10万元,建立起专业化社区工作者薪酬制度。经过近一年时间,上海社会治理呈现出全新的局面:执法和管理力量下沉到基层,居村委会成员普遍为中青年,全市完成签约的专业化社工已有3万人,平均年龄为37岁。
12月7日,由民政部指导,中国社区发展协会、中国社会治理研究会主办的“创新社会治理加强基层建设”研讨会在上海举行,会议对上海开展基层社会治理的创新实践进行了系统总结。
探索将资源、服务和管理放在基层街镇
上海市委副书记应勇表示,2014年上海举全市之力,深入基层调研,研究出台了“1+6”系列文件,在强化党建引领、改革街道体制、推进社会共治、基层自治、深化网格化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加强镇域治理、建立专业社区工作者制度化体系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
上海市副市长时光辉介绍说,政策出台后,社会反响积极,通过推进街道体制机制改革,尽可能将资源、服务和管理放到街镇,实现了更好地为群众提供精准有效的服务和管理。
目前,上海的社区(街道)党工委全部更名为街道党工委,所有街道全部取消招商引资,内设机构精简实行“6+2”模式,推动街道工作转向“公共管理、公共服务、公共安全”。
随着上海城市化进程快速推进,城乡结合部和郊区撤制镇区成为社会治理短板区域。时光辉表示,上海正对郊区导入人口5万以上的集中城市化地区,开展新建街道工作,使行政建制更合理,区域幅度更加科学。根据人口导入和管理服务需求,逐步配置管理力量和服务设施,财政支出由区县政府列入部门预算予以统筹保障。对暂时不具备析出街道条件、常住人口2万以上,集中城市化面积2平方公里以上,地域边界较为清晰的区域,作为一个基本管理单元,成为最基本公共服务、最基层管理与执法资源的配置单位。
目前,在郊区城市化地区,上海已经新建了5个街道,并首批确定了67个基本管理单元,建立社区事务、社区卫生、社区文化三个服务平台,推动公安、城管、市场监管三支执法力量下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