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化对于任何行业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作为一个新兴行业,社会工作的服务对象之广、服务场域之多和服务成效评估之难,使其标准化建设更具必要和复杂性。我们深度对话全国社会工作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追访中国社工标准化建设的路径与进程。
社工标准化怎么建?建成后什么样儿?
成立于2013年11月的全国社会工作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以下简称标委会)是中国社工标准化建设之路上的一座里程碑。记者在标委会办公室见到忙碌的邹学银副秘书长,他坦言:“既要赶上实践的需求,又要精耕细作,社工标准化建设的任务很重。”在他的脑子里,有一张实现标委会使命的路线图。
标准化建设从哪儿开始?
社会工作标准体系是围绕社会工作的专业技术、对专业服务对象的实际服务、社会工作人员、项目、机构的管理制定的一系列具有内在联系的标准。“理论上应先建体系,再做具体标准,但现实情况恰恰是倒置的。”标委会副秘书长邹学银说,“专业服务的发展推动了在具体领域建立标准,这是社工标准化建设的发端,而事实上,没有实践探路,徒有标准化体系也容易空泛。所以,即便是在社会工作发达的国家和地区,社工标准化的发展也遵循了先有单项标准后成体系这条路径。”
已经出台和即将出台的标准
“《儿童社会工作服务指南》和《社会工作服务项目绩效评估指南》已经推出,这是我国率先出台的两部社工服务行业标准。”邹学银介绍说,“接下来,《老年社会工作服务指南》很快实施,《社区社会工作服务指南》很快进入征求意见阶段。《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服务规范》正在申报,争取2016年出台,这将是我国社工领域首部国家标准。另外,个案工作、小组工作服务指引初稿已拟定完毕,灾害社会工作标准的研究正在推向深入。”
标准化体系是个三层塔
邹学银告诉记者:“标委会目前的另一项重要任务是加快推进社会工作标准化体系建设。社会工作的相关标准可以划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属于社会工作的基础性标准,适用于社会工作所有人员及机构,主要用于对社会工作标准化的基础性要素进行解释和规范,包括标准化导则、术语、分类、编码等内容。第二层次属于社会工作的通用性标准,适用于参与社会工作的所有人员及部门,提出了开展社会工作服务必须遵守的最基本要求,包括社会工作的方法、专业伦理、通用过程、组织管理、评估与改进要求等。第三层次属于社会工作的专业标准,适用于社会工作不同领域和不同人群,其内容是针对不同服务领域和服务人群的特点提出的具体规范。社会工作标准分为社会工作服务标准和社会工作管理标准两种。两种社会工作标准互相联系、互相支撑、共同发展和进步。社会工作服务的案例可以为社会工作管理提供研究、督导等活动的素材,社会工作管理的成果又可以指导和改进社会工作服务的手段和技术。社会工作服务标准主要包括儿童、青少年、老年、妇女等不同领域的社会工作服务标准,社会工作管理标准主要包括社会工作机构管理、行政管理、社会工作相关人员管理标准等内容。”邹学银介绍说,标委会第一阶段做的事侧重于制定第三层次的标准,从2016年开始,规范社会工作标准化的基础性要素将成为工作重心,也就是要为标准化定标准。十三五期间,我国的社工标准化体系建设初步完成, 主要的通用标准和一些急需及重点的服务标准将陆续出台。
标准冲突怎么办?
目前实务中较多适用的是机构的内部规范和地方标准,随着社工行业标准和国家标准的更多出台,是否面临适用上的冲突与重新整合呢?对于这个问题,邹学银解答道:“目前我们出台的标准是推荐性的,但一些组织和机构如果不加强标准化建设,就很可能在相关领域失去话语权。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是全国、全行业范围应遵循的基本要求。机构标准、地方标准应是本机构、本地区在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基础上的更高要求。”
社工标准化刚起步,脚下到底有多少“坎儿”
可以看出,社工标准化建设是一项浩大的工程,而这一工程本身又是需要不断完善、不断跟进的过程。在这其中,有许多需要突破的难点。
如何扛得起“眼下”与“未来”
邹学银副秘书长以《老年社会工作服务指南》中社工服务内容的制定过程为例解释制定标准的过程是怎样扎根实践的。标委会邀请老人院、社工机构、社区社工服务中心的代表坐在一起汇总各自社工服务的内容,一共16项,经过合并排序,最终提炼出老年社会工作服务的具体内容。再比如资源整合这项服务内容,哪些是需要社工主干的,哪些是配合干的,哪些又是需要社工协助干的,标准必须给出明确的指引,而这都是经过经验丰富的实务者和相关专家反复讨论得出的。
在《儿童社会工作服务指南》的制定过程中,关于社工服务内容列举了5项,其中支持性服务与保护性服务的排序问题引起了争议。依照当前的实践,更多的儿童社会工作是福利院等开展的保护性服务,但根据社会工作的专业理念“不仅要救急更要实现发展”,为了清晰引导儿童社会工作未来发展,《儿童社会工作服务指南》把支持性服务列为最重要的儿童社会工作服务内容。
“制定经得起考验的标准对人才团队提出了较高要求,这是一支跨专业的团队,既要懂得服务标准又要懂得社会工作,既要有实务者又要有学者专家。”邹学银说,“标准编写团队的组建和协调有一定难度,但通过办专题培训、研讨学习等,团队的力量已经越来越强大,越来越能够体现标准化专业与社会工作专业相融合渗透的视角。未来需要通过更多手段加大打造这支复合型人才队伍的力度。
怎样跟上社会变迁
社会工作服务是随着社会变迁而产生和变化的。所以,服务标准也是动态的,必然需要随着服务环境的改变而更新。那么,如何把握好这一动态过程呢?“比如社区社会工作标准的制定,在当下社工专业性难以凸显的普遍困境下,《社区社会工作服务指南》强调了社区社会工作者的专业性并对其资质、岗位、薪酬、评估等做出了清晰的界定,就是为了实现社会工作的专业化、职业化发展,但是在一定时间的引领之后,传统意义上的社区工作将会融入越来越多的社会工作元素。到时候,《社区社会工作服务指南》也将做出相应调整,以适应这种融合性发展。”邹学银副秘书长告诉记者,标委会有一支研究队伍,他们即时跟踪着标准的适用情况,将根据实践的发展和情境的变化调整标准条款。
地区差异大,标准岂能“一把尺”?
由于我国社会工作发展呈现出较大地区差异,这就给社会工作标准的全国通用性带来了挑战。“目前发布的两项标准均为推荐性标准,如何能够具体实施使用是值得思考的问题。在前期的调研过程中我们发现,许多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和社会工作者对社会工作标准化缺乏了解,在观念上还没能完全接受。相关部门对于社会工作标准化的投入不足,支持力度不够,将会影响各地方标准化推进的积极性。”邹学银副秘书长说,“标委会将通过制定适用于不同地区的评价指标来督促标准的实施,同时,也通过这种更具操作性的方式来反推标准的各项规定,使之更加细化。”
敞开大门建标准
谈到当前中国社工标准化建设最需要的支持时,邹学银说,国家层面的重视和保障很重要,社工们的主动加入也同样重要。只有有了社工充分参与,标准才能最终实现其价值,也只有有了标准化的指引,社工事业才能更好更快地发展。
我们在此向社工同仁开放建言平台,希望获得广泛参与,您的建议将由我们递送标委会工作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