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表达“十二五”期间社会工作事业的成就?社会工作专业学生这样说,他们是“十二五”时期就业大潮中的“香饽饽”;基层政府部门的人员这样说,社会工作使基层社会治理更柔和、更善治;社会工作从业人员这样说,社会工作专业素养给他们带来了职业成长,让他们有了事业归宿;从事社会工作研究的专家学者说,社会工作正成为社会治理创新中的重要技术手段。
社会工作者,社会和谐的工程师。“十二五”期间,社会工作事业踏着人民梦、和谐梦的节拍,在追求人民幸福和社会治理创新的征程中迈进着、跨越着。
——政策之网越织越密
“十二五”时期,社会工作政策创制取得重大突破。2011年,中央18部门印发《关于加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被称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纲领性文件;2012年,中央19部门出台《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2011-2020)》,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提出了更为明确的目标任务。
中央政策的传导效应,让全国各地加快了制定社会工作政策的步伐。目前,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出台了本地区加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或专项规划,并围绕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评价、使用、激励保障以及专业社会工作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中央政策与地方政策相衔接、综合政策与专项政策相配套的社会工作政策体系初步构建。
这五年,民政部单独或联合有关部门相继下发了《关于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的指导意见》《关于加快推进社区社会工作服务的意见》《关于加快推进灾害社会工作服务的指导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快推进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发展的意见》《关于加快推进社会救助领域社会工作发展的意见》……社会工作成为民政工作精细化、科学化发展的重要专业支撑。
2014年初,共青团中央、民政部等6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同年,司法部、民政部等6部门出台《关于组织社会力量参与社区矫正工作的意见》。社会工作跨部门推进破浪扬帆。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党和国家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将社会工作“入法”的呼声渐起。地方在这方面先行一步,《珠海市社会工作促进办法》《汕头经济特区社会工作者条例》率先开启了地方社会工作立法进程,《广州市社会工作条例》紧随其后进入了征求意见阶段。2015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明确提出要“发展专业社会工作”,将社会工作发展提升到了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层面,社会工作再迎发展机遇。
——人才队伍量质齐升
人才是社会工作事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十二五”时期,全国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在政策激励和实践推动下,迅速发展壮大,全国持证助理社会工作师和社会工作师达206183人,各方面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数量突破50万人,较“十一五”末期翻了一番。
这五年,全国社会工作职业水平考试“火爆”,从2011年的8万人到2015年的32万人,通过人数也成比例增长。人才队伍规模的快速增长,为社会工作发展提供了强劲人才支撑,也让社会工作服务有了质的飞跃。截至目前,开设社会工作专业本、专科的高校已有390多所,每年培养3万多名毕业生,104所高校和研究机构招收社会工作专业硕士,为高级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储备力量。
这五年,社会工作专业培训体系进一步完善。民政部在全国确定了37家国家级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训基地,各地也积极加强省、市级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训基地建设。民政部启动了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服务边远贫困地区、边疆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计划,推动“三区”发展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立社会工作服务制度,截至目前,共向“三区”选派3000名、培养1500名社会工作专业人才。
2014年,民政部启动了全国首批社会工作领军人才评选,42名优秀社会工作专业人才脱颖而出。作为一支年轻的国家主体人才队伍,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有了“领头雁”。
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激励工作也取得进展。云南省“兴滇人才”奖,内蒙古自治区“草原英才”工程,山东省“齐鲁和谐使者”评选,湖北省武汉市“黄鹤英才”计划……激励政策激发了社会工作者投身社会服务的激情与热情,提升了他们的职业成就感。
——服务平台不断拓展
有“岗”才有“为”,社会工作岗位对于社会工作发展的意义不言而喻。“十二五”时期,社会工作岗位开发和设置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北京、黑龙江、辽宁等省(直辖市)在民政事业单位社会工作岗位设置上发力;吉林、重庆等省(直辖市)在城乡社区社会工作岗位开发上走出特色之路;上海、广东等省(直辖市)在社会组织社会工作岗位上积极探索,积累了宝贵经验。截至2015年底,各地在相关事业单位、城乡社区、社会组织开发设置了近18万个社会工作专业岗位,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施展才华搭建起了宽阔的舞台。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用这句诗来形容社会工作服务机构这些年的发展恰如其分。2014年,民政部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快推进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发展的意见》,为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发展添加了强劲动力。短短5年时间,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呈几何倍数发展,由“十一五”末期的一两百家发展到目前的4600多家。
——专业服务渐入佳境
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和岗位设置更多体现为衡量社会工作发展“量”的指标,社会工作服务则可以作为衡量社会工作发展“质”的标尺。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十二五”时期,社会工作服务呈现出多领域推进、点面开花、硕果累累的盛景。社会工作领域不断拓展,从困难人员拓展至有需要人群,从关注社会问题到关注社会和谐发展,社会工作者活跃在人们共同生活的几乎所有领域。老年人、儿童青少年、残障人士、流动人口是社会工作最主要的服务对象;社会福利、社会救助、婚姻家庭、社区发展、灾后援助、社区矫正是社会工作最主要的服务领域;医务、信访、司法、职业帮扶、优抚安置、禁毒戒毒、民族融合是社会工作正在慢慢嵌入的新领域……
各地在拓宽社会工作服务领域的同时,也在不断探索和创新服务模式,“三社联动”和“两工协作”是最大的亮点。以社区为平台、以社会组织为载体、以社会工作专业人才为支撑的“三社联动”和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引领志愿者、志愿者协助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的“两工协作”,成为创新社会治理、加强社区建设、完善社会服务、延伸民政臂力的有效途径。
随着《社会救助暂行办法》出台,社会工作有了介入社会救助的法制保障,社会救助也进入了与社会工作服务相伴的升级时代。民政部与李嘉诚基金会合作的“大爱之行——全国贫困人群社工服务及能力建设项目”,则探索了社区、社会组织多平台的社会工作服务模式。
——支持保障日趋完善
社会工作行政机构建设前进了一大步。北京、重庆、黑龙江、宁夏、辽宁等省(自治区、直辖市)民政厅(局)单独设置了社会工作处,目前全国已有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设有单独的社会工作职能部门。行政职能保障的完善,让社会工作发展得更加顺畅。
资金是社会工作事业发展的持久动力。五年来,全国投入社会工作的资金逐渐攀升,已经基本形成了以财政资金、福利彩票公益金、社会资金多元化投入的资金保障机制。“十二五”时期全国社会工作资金投入累计突破80亿元,特别是2014和2015年每年投入超过20亿元。
这五年,是社会工作知晓度提升的五年。2014年,民政部首次启动为期10天的国际社工日主题宣传活动。国际社工日也成为各地每年一次的盛大节日,成为社会工作宣传的重要契机。
这五年,是社会工作标准化建设起锚的五年。2013年,全国社会工作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成立,加快了社会工作标准化体系建设,《儿童社会工作服务指南》《社会工作服务项目绩效评估指南》已经推出,《老年社会工作服务指南》即将发布,《社区社会工作服务指南》等多项标准正在制定中。
这五年,是社会工作行业协会发力的五年。截至2015年底,全国共有425个省级、地级市和县级社工行业组织,它们在社会工作事业健康有序、深入持续发展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十二五”即将远去,面对“十三五”的到来,社会工作将紧随人民追求幸福梦的脚步贡献更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