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社会工作的专业价值包含利他主义、助人自助、平等、尊重等理念,专业价值对社工选择从事本职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社工在一线服务中,也常面临专业价值与实际工作无法契合的困境,如部分地方政府在购买服务中有关“一刀切”的规定,忽略了服务对象个性化差异的需求。社工在一线服务中,还会遇到许多其他的专业价值困惑,本次便聊一聊社工的专业价值之困,听一听专家和前线社工的声音,以期为我国社会工作的发展扫清“价值”障碍。
1.主持人:请谈一谈专业价值对社工选择从事这一职业的影响?
袁德润:我是土生土长的广州人,从小便受香港影视作品的影响,觉得社工是一个帮助别人的伟大职业。通过大学四年的专业教育,我不但接受了社工的专业价值,而且将社工的专业理念视为个人信仰,我的个性及爱好也逐渐与专业价值相融。大学毕业后,我去了社区居委会工作,后来日渐感到社区居委会所谓的“社区工作”与社会工作专业服务相去甚远,于是在2010 年进入了现在的工作单位。我觉得选择社工这一职业,与专业价值观的影响密不可分。
高曼:价值观犹如指引人生道路的明灯,为我选择走上社会工作的道路坠饰了光亮。毕业那会儿,择业时各种犹豫、纠结和挣扎都最终让位于社工专业价值观。我的个人价值观念和社会工作的专业价值观近乎吻合,我坚信人性本善,坚信个人有能力自助,坚信社会应该公平正义等等。这些都巧妙地和社会工作的利他主义、助人自助、平等尊重等相对应。
2.主持人:社工在开展服务的过程中存在哪些专业价值困惑?面对这些问题时,社会工作者需如何处理?
袁德润:一是以机构为本还是以服务对象为本。社工由机构聘用,需要完成机构交办的工作。但有时机构布置的工作并不总是与服务对象的需求一致,这是最为棘手的专业价值困惑。社工要扮演好协调者的角色,一方面尽量说服机构满足服务对象的需求,另一方面微调工作的方式方法,兼顾好机构的要求,争取实现“双赢”。二是社工决定还是服务对象自决。服务对象由于生理、心理等原因可能不具备自决的能力,但社工若代替服务对象做决定就会违背专业价值。这时就要评估服务对象自决的能力大小,与其他专业人员商讨决策来解决。三是保密还是公开。保密是社会工作很重要的专业价值,服务对象经常会要求社工为其所说的内容保密,但许多时候服务对象的保密内容与其个人安全、成长发展密切相关,若不向机构报告则可能会产生严重后果,若公开则违背保密承诺。这时就要明确一个原则,即当保密内容危及案主或他人安全时,社工就要打破保密原则。四是价值中立还是价值介入。社工要坚持不批判的专业价值,但当服务对象的一些价值观明显偏离社会主流价值或核心价值,抑或其偏差行为发展为越轨行为时,社工仍要坚持不批判吗?我个人觉得价值中立只是一个理想模型,社工要做的是少批判,避免使用“应该”和“不应该”字眼,但还是要引导服务对象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
高风尘:在社区服务中,经常会面临个性化与一刀切的困惑。当前的社区服务中心服务项目缺乏针对性、独特性和差异性,存在一刀切的问题。这就导致了项目要求与社工专业价值之间的冲突。我们必须承认,在社区服务中心发展早期,对服务项目进行统一规划,有利于推动社区服务中心的快速发展,但是发展到一定阶段,就应该做差异性研究,各个社区应该根据居民的特点,增加或者减少某些项目,才有利于发挥资源的最大效益。
郭伟和:当前的专业价值困惑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专业共同体的自治和政府公共管理之间的困境,另一类是专业自治和案主自觉之间的困境。社工要破除理想化神话,不能期待一个没有困境的工作环境,而是要锻炼自己成为一个具有专业价值敏感性、判断力和应对能力的强人。一般来说,应对专业价值困境有两种策略,一个是决疑能力,另一个是指引程序。变革期的中国社会工作要求必须锻炼和提升一线社工在专业价值困境下的决疑能力,即根据实际情况,相机抉择、解决疑难问题的能力。这首先要内化社会工作的价值体系,然后面对具体伦理困境,来权衡其影响大小,进而决定遵循哪个价值标准。
3.主持人:社工存在专业价值困境时,对社工个人及开展服务有什么影响?
袁德润:专业价值困境若解决不好,会让社工产生无力感,时间长了会产生职业倦怠,也就是香港社工常说的“b u r n o u t”。我认识的一些社工最终选择离职,就是因为没处理好专业价值困境,认为自己愧对社工价值,没有成功帮助服务对象,从而陷入深深的自责。专业价值困境若解决不好,社工会带着“痛苦”的情绪开展服务,这是非常危险的。一方面社工容易将负面情绪发泄在服务对象身上,另一方面社工容易压抑直到无法忍受而“崩溃”,最终无奈离职。
高曼:社工会对专业价值观产生疑惑和动摇,也会对专业有所怀疑。有时候会困惑社会工作专业方法及存在的意义,影响社工对工作的肯定和积极性,间接影响服务的质量和效果。
郭伟和:面对专业价值困境,社工可能有几种反应方式:第一种是挫折、无奈的负面体验,进而缺乏工作热情,逐步成为一个犬儒式工作员,按照字面要求,玩文字游戏,应付各种管理主义的考评。这是当前许多社工机构管理层员工的常态;第二种是选择退出,放弃自己当初的价值使命,转向一个不受价值困扰的新功利主义职业环境,成为一个职场竞争者。当前社工界较高的离职率就是这种应对模式的反映;另外,也有个别超强抗压能力的社工留下来,通过自己的创造性才能,为了心中的专业使命和案主权益而进行运动战,利用各种机会和场景实现局部的反转,播种中国社会工作真正宝贵的种子。
4.主持人:专业价值困境产生的原因是什么?有何应对建议?
袁德润:一是专业社会工作起源于西方,其伦理价值也植根于西方文化,内地的社会工作起步较晚,遵循专业价值便会遇上“水土不服”。例如我国是一个人情社会,社工在服务中容易陷入“情、理、法、专业价值”的冲突;二是内地社会工作由政府自上而下推动,政府是出资者(雇主),社工是雇员。政府往往会要求社工首先完成布置的指标和任务,然后才是照顾服务对象的需求。而社工会觉得这与专业价值是本末倒置,但又不得不服从政府(机构)的要求;三是内地的社工教育重理论轻实务,新社工从业年资尚浅,加上缺乏专业督导,面对专业价值困境时便显得力不从心。建议:一是由行业协会牵头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专业伦理守则(目前内地已有的社会工作者守则本土性还不够强),而不是照搬西方的专业伦理;二是发展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探索除政府购买服务外的社会工作筹资模式,当草根社工NGO 足够壮大时,机构的使命与价值便会与社会工作的专业价值相契合。服务对象才能真正成为最权威的话语人。三是改进高校社工教育模式,吸纳一些资深的社工进入高校教师队伍,创造机会增加学生的实习时数,同时增加机构的社会工作督导,帮助社工解决专业价值困境。
郭伟和:在具体的对策建议上,首先,整个社会工作专业要有价值自觉,尤其是社工教育界,要有专业良知。对一些不正当竞争的购买服务要敢于说不,而不是投身于这个恶性游戏中,一方面到处诉苦另一方面又为竞争中取得的一点成就而沾沾自喜。其次,要培养有骨气的社工人员,敢于为了自身权益、案主权益积极争取。第三,要警觉社工专业地位和案主增能之间的关系,力争破除专业知识和技能的神秘面具,实现和案主的协同合作,促进社会公正。
5.主持人:从社会工作本土化的角度,如何看待社会工作的专业价值之困?
袁德润:社会工作的专业价值之困是客观存在的问题,在社会工作高度发达的西方社会仍然存在。我国在探索社会工作本土化的过程中,需要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建设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育基础和实训基地,加强社会工作岗位设置与开发,加强社会工作培训与督导。让社工不再是个人孤军奋战,其身边还有坚实的同辈支持和社会支持。当社工也“生病”时,可以及时找到督导疗伤。届时,社会工作的专业价值之困便有望减轻,社工也可以顺利实现过度,走向成熟。
高风尘:专业社会工作来自国外,虽然有相对成熟的理论和制度基础,但社会工作进入中国后,就需要与中国的经济、文化、社会环境等因素相融合,而融合必定会出现一定的矛盾和问题,例如专业价值困境。我认为这些都是很正常的,矛盾恰是融合的反应,是过渡期不可回避的过程。社会工作本土化是社会工作专业化和职业化的必然,也是现实之所需。只有真正找到适合本地实际情况的服务,这种服务才可能具有持久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