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全球在“求索”。 世界资本主义危机的延续引发了人们关于“我们要往哪里去”的方向性思考。三十年以来,被主流不断宣传的GDP主义,招商引资,效率优先,把饼做大,等说法开始受到了普遍的质疑,因为人们真实面临的不是安居乐业,水涨船高,而是竞争的激烈化、就业的苛刻和零碎化,生活的不稳定、不安全化,社区的分化,生态环境的恶化,和贫富两极分化。三十年来,人们发现资本收益远远超过劳动收益。三十年来,人们发现以资本为主体的“经济”凌驾于社区、凌驾于生态环境、凌驾于人之上。三十年来,人们发现主流所谓的“民主”是精英之间的游戏,是给老百姓画饼充饥,不能给人们日常的劳动条件、日常的社会活动带来实质性的进步和改善。
如何使经济主体不再是资本?如何使经济回归社区和生产者?如何使经济保护生态和环境?如何使经济增进人与人平等、合作和团结?如何使民主成为真实地日常实践?在资本主义的裂缝中,这种另类经济的求索实践已经开始,有时叫做社区经济,有时叫做社会经济,也有叫做团结经济。90年代中期以来,这样的实践慢慢在成长。1997年第一次国际团结经济大会在南美的秘鲁召开。2005年第三次国际团结经济大会在非洲塞内加尔举行,2007年在菲律宾的马尼拉诞生了第一届团结经济亚洲联盟论坛,同年团结经济网络在美国成立。2009年第四次国际团结经济大会在卢森堡召开,2013第五次国际大会将在亚洲举行…
2012年是联合国的国际合作社年。两岸三地,我们面临的社会经济状况既有差异、也有诸多共同之处。本次小论坛以两岸三地的另类经济实践者和有志于求索的青年们为主体,为大家的探索和思考提供相互切磋、相互学习平台。因此,论坛没有专家点评,以实践者的案例分享和共同讨论为主。来自两岸三地的学者分别分享了在香港、台湾和大陆发展团结经济的经验和感受,碰撞出良多的思想火花。